2018港股破发潮折射高估值泡沫 未来恒指走势仍不确定
即将结束的2018年最后一个月份,亚太资本市场延续着今年以来的低迷态势。
香港股市方面,自今年1月底恒生指数创出33484.08点的历史性高点之后,恒生指数即处于震荡下行的态势。截至12月25日收盘,恒生指数收于25651.38点,下跌0.40%,较年中高位已经下挫逾7800点,调整幅度达到23.40%。
市场不景气之下,年内密集登陆港股的新股也受到影响,甚至出现“一二级市场倒挂”情形。同花顺数据显示,截至12月25日,今年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,有七成现价低于首发价。笔者采访发现,有企业已经选择放缓登陆港股的步伐。
登陆港股内地企业中近七成破发
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,截至12月24日,年内208家在港上市的公司中,有111家公司收盘价跌破首发日价格,破发率高达53.37%。其中,注册地在内地的86家企业中,58家最新收盘价低于发行价,破发率达到67.44%。
可以观察到,一些企业破发幅度较大。截至12月24日,较发行价跌幅超过40%的港股内地上市公司有11家,跌幅超过20%的企业有33家。股价几乎遇腰斩的不乏汇付天下、歌礼制药-B、51信用卡、映客等明星公司。
在专家看来,破发潮背后是整体经济的不景气。10月19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,显示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.5%,低于前三季度整体GDP6.7%的增速。
“今年以来,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在承受下行压力,全球股市都出现下跌情况,导致包括港股在内的整个二级市场都在经历估值回调。因此,上市破发属于正常的市场反应。”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赵一洋表示。
“新股的密集上市,对港股市场资金面形成压力,特别是在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更是如此。而且,挂牌新股越多,也会给投资者一种麻木感,一种目不暇接之感。”今年9月,财经专栏作家曹中铭在一篇博文中称,“港股市场的IPO潮体现出其承载能力,破发潮则折射出港股市场对于个股估值的自我纠偏能力。与之相比,A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。”
破发或折射高估值泡沫
尽管市场不景气,但同样有专家指出,部分企业估值过高,也成为调整的重要触发点。
例如,平安好医生发行价高达54.8港元,市盈率超过48倍。公司上市第一个交易日收盘涨幅为零,第二个交易日即破发,目前股价仅为28港元左右。歌礼制药发行价格为14港元,如今股价不到6港元,但市盈率仍超过150倍。
“原来国内资本市场,对一些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给到30至40倍PE,未来二级市场估值与国外成熟市场接轨后,预计这类企业的合理估值水平应在15倍PE左右。反观目前一级股权投资市场,标的企业的估值仍较高”,海通证券总裁助理、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阳曾表示。 华夏配资总结
上文就是华夏配资分享的介绍2018港股破发潮折射高估值泡沫,未来恒指走势相关内容,希望大家看完以上的分享能够学到更多的炒股知识,欢迎关注华夏配资网。